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大社會所logo

張維安

張維安老師

張維安老師服務單位


學術傳記

在東海大學當研究生時期,主要興趣是在社會學理論與歷史社會學,在社會學理論方面,又以Max Weber的社會學理論最感興趣,事實上Max Weber本身的研究也是歷史社會學的一個典範。1987年到清華大學任職之後,大體上仍維持在這個範圍之內工作:宗教、經濟、社會加上歷史比較的觀點。1990年到加州大學Davis校區的CCR (Center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進修時,主要還是在歷史比較這方面的興趣。在這之後,教學研究方面從單純的理論關心,轉而希望通過韋伯學說來反思本土社會的相關議題,《文化與經濟:韋伯社會學研究》一書便是在這條線索上的工作成果。經濟社會學的發展、慈濟功德會宗教的研究,可以說是在這條線索中進一步對本土社會的挖掘,希望通過經濟、宗教的議題來瞭解這個社會,就像韋伯研究西方社會那樣的來瞭解自己的社會,這樣的學術關心一直延續到1998年從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結束。

在哈佛燕京學社這一年是反思社會學意義的一年,經濟社會學、宗教研究沒有放棄,但有回到古典理論關懷的衝動,希望社會學的研究不要太支離破碎,希望能對社會的整體發展有所關心,能對人類社會正在發展的議題有所參與,對當代社會發展之下一個可能性或人類的共同命運有所瞭解。這段時間開始對網路社會(internet society)感到興趣,認為網路與相關技術運作的發展,對當代社會學家的意義,就像是古典社會學家看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一樣,回清華之後藉著參加「追求大學卓越計畫」的機會,對網路(數位、資訊)社會相關議題的研究開始涉入。

2003應邀擔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對我正在發展的網路社會研究有一些中斷,但也帶給我新的學術領域:客家研究。客家是我所屬的族群,研究自己所關心的議題,首次感到學術和生命意義結合,不論是在學術和生命關懷之間,或是在經驗研究層次、意義詮釋層次以及實踐反思的層次,都有許多需要重新討論的地方。和一門學術的誕生相處收益很多,因為這幾年來的接觸,即便後來離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但是已經無法離開客家學術研究,《以客家為方法:臺灣客家研究的思索》一書即是這個階段的成果。從19872008,這20年來的摸索和累積,從社會學理論開始,經濟社會學、網路社會及客家研究,成為我繼續工作的學術領域。

近年之研究計畫內容與主要研究成果,分(1)經濟社會學、(2)資訊與網路社會,及(3)客家研究等三方面說明: 

(1)經濟社會學方面。成果包括與高承恕合著〈政府與企業: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分析〉。與潘美玲合著兩篇相關論文〈經濟行動與社會關係:社會自我保護機制的研究〉,及〈彈性生產與協力網絡:協力廠商的個案研究〉,另外還有個人或合作但未出版的會議論文如〈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模式與展望〉、〈晶圓代工全球稱霸: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The Art of the Latecomer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Taiwanese Model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並編輯《臺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聯經出版)。另外,與香港大學朱燕華教授共同編輯《社會與經濟:兩岸三地的社會文化分析》(生智出版)。客家企業家之事業網絡、人事網絡以及金錢網絡之研究,也屬於這方面的成果。新竹、苗栗地區的四溪計畫之工作成果:從地理時間探討社會經濟議題,亦屬之。研究計畫方面,2011-2013年由清華大學研發處支持兩年「東莞臺商產業升級研究計畫」,本人任總計畫主持人,與經濟系與科法所同仁共同進行。這個部分之後和族群經濟議題做了接軌。

(2)資訊與網路社會方面。相關成果有〈資訊科技對於社會非預期之影響〉、〈網路時代中孩童的電子邊疆〉、〈文字模式線上訪談的特質及其限制〉,另外還有個人或合作但未出版的會議論文如,〈網咖文化的汙名化〉、〈資訊網路社會的社會學分析〉、〈網際網路與鄉村休閒觀光產業〉、〈信用卡金融的信用基礎與風險〉、〈多語系網功能變數名稱及其衍生的商機與爭議〉、〈網際網路與災難復原:以921震災為例〉、〈再論網際網路與災難復原:美國與日本地震災害案例之觀察〉、〈三論網際網路與災難復原〉、〈網際網路、社會網絡與經濟網絡:以新竹玻璃工藝產業之網際網路應用為例〉等,並編輯《網路與社會》一書(清華大學出版社)。這方面的延伸主要表現在網路與災難研究,以及網路與移民同鄉會的關係,分別都有學術論文並已經投稿。相關議題,後來延伸到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嘯災難研究、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和北京的清華大學之合作計劃)。我對網路資訊的興趣,也引導了我在清華大學期間創設「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目前已是台灣最重要的資訊社會研究的學術社群,並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任內創設清華人文社會學院電子報、以及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的電子報,二份電子報目前都還繼續在運作。

(3)客家研究方面。進行一些基礎工作但是出版的並不多,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和王雯君共同發表的〈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年客家桐花祭之分析〉,和黃毅志共同發表的〈臺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臺灣閩南與客家族群社會階層背景之分析〉。另外還有個人或合作但未出版的會議論文如,〈「客家傳播權:以政黨為槓桿的社會運動〉、〈多元文化與客家文化公民權:客家電視臺設立之社會學分析〉、〈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之雙重隱性:以中大客籍僑生為例〉、〈東南亞客家族群的社會經濟分析:以會館為例〉、〈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市場與政策:客家族群教育政策分析〉、〈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社會記憶與創造傳統:臺灣客家的社會經濟分析〉、〈分散與聯繫:客家研究議題〉、〈臺灣客家族群分佈及其產經特質〉、〈平面媒體所再現的客家意象:2003年聯合報系客家相關照片敘述之分析〉、〈海外客家華人及其線上研究資源的發展〉、〈誰的記憶?誰的神?義民在臺灣客家族群論述中的角色〉、〈把民間學者拉進來: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此外,主持或委託研究的成果,已經出版的專書有:《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訪談紀錄》(以上三本為臺灣史文獻會出版)、《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客委會),以及《苗栗地區裝飾陶瓷產業》(苗栗文化局)。 最近客家方面的研究成果,除了《思索臺灣客家研究》專書之外,主要是與東南亞客家研究有關,特別是宗教信仰方面,〈仙四師爺研究:馬來西亞客家華人在地信仰個案分析〉、〈誰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在客家源流方面,客家學院和生科學院共同進行的成果包括,〈客家源流辨析:社會學和生物學的對話〉,〈客家性格特色與族群認同的關連〉,〈尋找客家人:當人體與社會研究遇到族群變項〉。在基督教與客家文化方面有, "The Early Transformation of the Hakka Christians under the Basel Church in Sabah: a study of marriage certificates, 1920-1930"、〈三巴教會在客家地區傳教的分與合:以《德華朔望報》(1908-1911年)為例〉、〈從客家研究鼻祖到客家教會領袖:二十世紀下半葉羅香林在香港的信仰轉變〉、〈粵東客家基督教區域的形成:1850年代至1940年代巴色會擴散的機制與影響〉,並編輯《基督教與客家文化》。其他編輯的客家專書包括:《客家文化、認同與信仰:東南亞與臺港澳》、《客家映臺灣:族群文化與客家認同》、《客家映臺灣:族群產業與客家意象》、《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 在客家知識體系的發展方面,爭取設立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培育客家研究的高階人才,深化客家知識體系的基礎,並積極推動具有國際性能見度的客家研究期刊:《全球客家研究》(http://ghk.nctu.edu.tw/),在起初五年擔任期刊主編。本刊目前出版到第19期,並在2015年獲得國家圖書館評為人文社會科學類最有影響力期刊「人類學組」第一名、「區域究組」第二名。第七期之後,也曾再度獲得獎勵。

個人在客家研究方面的學術累積,主要是集中在最近10年。協助台灣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並出版中英文論述《承蒙:臺灣客家與客家臺灣》,英文版書名Repositioning the Hakka in Contemporary Taiwan總主編「台灣客家研究讀本」12冊,系統地規劃客家研究的理論、方法與技藝、政策、族群關係以及客家研究的知識論反思,最近一本是《族群與客家研究理論》(與日本學者河合洋尚合編),將在2023年出版。海外和全球客家研究的部分,每年都有海外客家研究計劃,在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特別是婆羅州)、夏威夷、北美進行田野訪查,在日本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出版《海外客家族群與全球現象》(與日本學者河合洋尚合編)。全球客家研究的部分,與中央大學海外客家研究中心張翰璧教授、中研院蕭新煌教授有許多合作與出版。

就客家研究學刊而言,除了創設國立交通大學《全球客家研究》期刊之外,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任內也創設了目前還在發行的《客家研究》期刊。在台灣的客家研究領域,仍然是最領先的2份期刊。放眼客家研究在全球學術發展的前進,在交通大學客家學院院長任內推動成立「全球客家學術研究聯盟」,目前仍維持兩年開一次國際性學術會議、隔年舉辦年輕學者研究工作坊與田野考察。

就通識教育而言。從進入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開始,同仁也非常關心大學教育甚至是進入大學之前的高中生之人文社會教育。當年便參與寫給高中生的社會學思想寫作,出版為《古典社會學思想》(幼獅文化出版)。但是在我的工作生涯中,一直沒有機會或沒有緣分涉及社會學或客家研究專業以外的大學生之教學工作。個人在交通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卸任之後,曾經短暫的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進修一年。回到交大的時候受聘到通識教育中心擔任主任(兩年),在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合校之際,協助通識教育的轉型,深切體認到前輩們對於通識教育的用心與辛苦,這一段時間的經驗心得是,希望全校的老師都能更加投入到通識教育層次的學生互動。通識教育的責任,不能全部由通識教育中心的同仁來承擔。1987年進入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任職,清華、中央、交大34年,2021年從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