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大社會所logo

宋文里

宋文里老師

學歷:

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1974         

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1977    

博士(Ph.D.)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教育心理學系/諮商心理學組(Division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5

博士後進修,美國哈佛大學宗教學院(Divinity School)1993-1994


經歷:

1974-1975 新竹高中英語教師兼訓育組長(專職擔任心理輔導工作)

1979-1980 淡江大學專任講師兼心理輔導室負責人

1984-1984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約聘助理研究員

1985-1994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1985-1986 文化大學新聞系兼任副教授

1985-1988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1987-1990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1987-1997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1987-1990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1995-1996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1996-1997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1997.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借調)

1997-2000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1998-2001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2000-2006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2001-2005 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2015.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所專任教授

 

學術專長領域:人格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

任職期間授課:

大學部:

人格心理學

藝術心理學

藝術與社會

研究所

文化的精神分析

文化心理學專題

社會學方法論(微觀研究)

美學面向

宗教研究


學術傳記

我是學心理學的人,但在取得博士學位後,首先任職的地方就在清華大學,一年後進入剛成立的「社人所」(社會學暨人類學研究所)。在其中,我發現自己應該是在追尋一種目前尚未獲得承認的知識路線──「文化心理學」。後來這個研究所拆分成兩家後,我認了社會所為我的居所,繼續發展我的文化心理學志業。

整合性的知識,現今常謂之「跨領域」,但這樣的稱號對我而言毫無意義。沒有一門「**學」本身不是跨領域的──假若「領域」代表了「基本學科」的意思。當然,依照我從開頭說起的說法,這「基本學科是什麼意思」又會變成更根本的問題──我對於社人所後來的分家那回事,非常不以為然,而我的態度,從那時起至今,仍然滿懷質問。

我加入清大社人所,至少有個可以明說的用意,就是要在學術界之中和有心人一起合作,很有自覺地進行推動知識整合的工作。在這前提之下,我來談談我自己的知識追尋,以及短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

我的學術養成背景從大學的教育心理學、碩士班的教育研究,到博士班的諮商心理學(counseling psychology),碩士論文是根據存在現象學對於存在意識(existential awareness)的問題做了討論;博士論文作的題目是在精神分析與發展結構論(developmental structuralism)交互作用之下的自我發展(ego development)理論如何用來引導團體治療以及作結果測量的問題。在博士後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從問題的選材範圍來說,則是以宗教研究來開頭。然而我在副教授升等為教授之時所提出的「代表作」所要交代的卻不只是「宗教+心理學」,而是一種「有關宗教題材的文化心理學研究」如何發展而成的過程。

我在1977年寫完一本以存在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為本的心理學碩士論文。當時我所心儀的學習對象是一種整合性的學術,就是美國的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1980年我赴美求學,但在抵達美國之後,竟發現它在美國的學院中已然走向式微之途。我在台灣所獲得的資訊完全無法看到的是:心理學中的人本主義運動經過一代風雲,其各個主要健將一一退休(包括我的指導教授在內),之後就後繼乏人。我細細探究其中的原因,發現人本心理學係植基於一種浪漫理想下的學術「抗議性」(protestant)運動,其中的關鍵之一乃是在方法論上無法說服廣大的學術社群。我一方面被迫放棄原先以存在現象學(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為目標的求學計劃,轉而研讀「在方法論上比較穩固的」發展結構理論(帶有精神分析意謂的),並在此一新目標之下完成博士論文。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同時殷切探究人本主義所牽連的各種方法性基礎,思考它的成與敗。這種知識的轉折與離散過程並未因為博士論文寫完而轉到可以安止的境地。相反的,在進入發展結構理論的大傘蓋之後,我自己也逐漸發現:發展結構理論碰到後結構理論的挑戰時,幾乎被挑出四面八方的漏洞,我所作的理論思考完全無力護衛它自己的完整性,可是,我對於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方面持續的興趣,以及對於70年代之後精神分析理論復甦的關注,卻使我對於這種基礎轉折之事具有回應挑戰的可能性。我必須承認,在面對這種挑戰時的經驗非常痛苦:從消極一面來說,造成了我在知識基礎上長期的搖擺困惑,但其積極的一面則使我從內在逼出一種同時面對文化諸面向的知識形式。後來會逐漸變化成為像目前的「文化心理學」這樣多元的學問,不但是其來有自,也且是不可避免的發展之途。

1993年秋季,我申請到國科會的進修補助計畫,把先前的教學、研究和服務工作都暫時停擺,到了美國哈佛大學的宗教學院(Divinity School)當訪問學人。這一年對於確定往文化心理學研究的路線發展有著間接但深刻的影響。在該校的Andover Library找到許多宗教研究的寶貴藏書,特別是有關詮釋學、論述分析方面的著作,也親眼目睹這裡的宗教研究,除了宗教哲學之外還有朝向「世界宗教」(world religion)發展的宏圖。當時我注意到,這裡的宗教學院在發展一種帶有高度整合性的世界宗教學問時,其整合的範圍幾乎包含古典、現代、後現代的種種形式。譬如包括女性主義、圖義學、「反神學」等等。我仔細觀摩了一位少壯派女性學者Kimberley C. Patton所開的一門課,主題是宗教圖像誌(iconography),非常欽佩這種展開新興研究的努力,也引起內在的強烈挑戰。我比較過自己所作的圖義學和此地更廣泛的整合研究,因此更清楚我所要的詮釋學走向,特別是有關論述分析和文化符號學〔註〕的探究。

1996年,我接受花蓮師範學院(後改為花蓮教育大學,之後又併入東華大學)校長之邀,借調到該校,協助創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在那裡除了負責行政管理職務外,最重要的是把預備了兩年的「文化心理學」和「文化符號學」課程開設出來。1997年回到清華大學社會所,繼續在教學和研究中把我們所碰到的文化心理學和符號學問題作逐一的探索討論。到此,我對於從人本主義以來一直到「後人本主義」的發展,才可以說是漸漸有了個清楚而可以自我理解的眉目。

就文化心理學的開展與延伸而言,首先有兩篇作品:「碟仙研究」──〈以啟迪探究法重寫碟仙〉以及〈物的意義:碟仙符號學的心理學初探〉, 表現了我在處理意義多重性問題時,覺得非面對不可的符號學難關。在我作碟仙研究的時候,開始時是以多重方式蒐集文本,然後進行論述分析。但覺得某些問題形式未能展開,所以在完成了〈重寫碟仙〉之後,又繼續作了它的補篇。說得更明白點,這是針對許多人對於徵象(sign)和象徵(symbol)的混淆理解而發。我以這兩篇作品試圖探問文化心理學之中,關於以論述為起點來取得意義發現的脈絡,以及意義生成的(semiosic)基本問題何在。符號學是文化心理學發展中的一條更細膩的必經之路,也是目前對於方法論式信念的新挑戰,而我的研究生涯必須設法繼續回應這個新問題。

如果「碟仙研究」算是一種「微觀研究」,那麼有沒有可能用這種研究取徑來回答某種「宏觀」的問題呢?我的回答是在微觀取徑中發展的小題大作,確實回答了宏觀問題,譬如對於號稱發揚「中華大道」的一貫道進行研究,就是在面對所謂的「大道」究竟有什麼「大」可言。這就是〈負顯化:觀看借竅儀式的一種方法〉一文的作法。對儀式的解讀可以直探其教義所宣揚的大道,實際上都是藉由秘教的手法來吹噓的神蹟,非常經不起細密觀察的檢驗。

在文化心理學之中,至少還包括一個次領域,就是文化的精神分析。我既然出身於心理治療專業,自然不會錯過精神分析對於心理治療的體制和文化所提出的巨大問題:誰治療誰?可療癒性何在?

我自認為諮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精神醫學裡的心理治療都一樣,在面對我們自己的文化國度時,不見得能立刻拿西方現成的體制來作為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至少西方的心理治療不是。因此,我們就要面對文化移植(cultural transplantation)或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的問題。除了表面上的文化經典迻譯工作之外,更根本的還是要思考整套文化境遇(cultural setting)是否能迎接西方心理治療的問題在內。

本地現今的心理學工作者對於這樣的問題不是沒有思考,而是思考不足,不能真正回答這麼困難的問題。譬如有些人拿美國的多元文化或跨文化心理治療方案作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是說,要用文化(族群、信仰、階級、性別)接近的人來互相配合。但在本地,問題的本質並非如此。我們的問題比較像是:從巫術式的安慰模式轉換到自我探索與自我改變的模式之間,最大的齟齬,或最有利的接榫之處何在?

我用文化的精神分析來進行的探討其實結合了藝術心理學的實作方式。首先談圖義學與文化象徵的文章〈穹窿:重寫一個關於性的象徵初型〉,討論Freud的力比多概念以及藝術家的突破與陷入,表現了我自己所熱愛(但還很不容易發展)的一種「心理學」。其次就是〈意義的浮現:自由素描與意識的探索〉與〈臨床\本土\文化心理學:尋語路(錄)〉,其中使用的「任意圖」(free drawing)在性質上接近於表達性的藝術治療。不過,我和這種所謂治療技術的相遇,事實上有些更基本的問題要討論,那就是在文化心理學上必須關切的提問法(problematics),它必須擺脫一種只強調「應用」而不問所以然的學術態度。「回到基要問題」,如同哲學家勞思光教授所說的,確實是在我把藝術研究導入心理學之時最為關切的事情。至於〈我的哥兒們施瑞博:創真之實,不然是什麼?〉我進入「他者論」來試圖開發個案研究與文化的精神分析之間的關係。這條研究路線直到我退休後,仍然繼續走下去,停不下來了。

簡要回顧一下:對於心理學在實證主義之外到底還有什麼本色,我所做的一段尋求包括了存在現象學、結構發展論、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等,其中又有兩種研究題材,就是主流心理學不太常碰的宗教和藝術。這些題材本身在人文學之中已經有高度的發展,但放在實驗心理學的手下,常常沒辦法提出有效的論題,而只會一路發展成瑣碎知識的重複和堆積,因此從題材本身的性質倒回來問:心理學究竟能對它如何?這樣的提問法會給心理學帶來根本的反思。

我們必須在心理學中尋找實證主義主流之外的出路。多元典範的發展是要開出可能性,但那還不等於找到整合的路來走。人文心理學或文化心理學並不是用拼湊折衷的方法來完成。我個人對於找出路的問題一直還在惶恐中面對,只希望我這個個案可以成為探索人文心理學或文化心理學發展的某種有意義的先例。我所說的「有意義」,是指對於實際的學術和教學操作能發生影響。我開過最有趣的探索課程有「美學面向」、「批判理論」、「社會學方法論:微觀研究」,還有一門「名著選讀」,選讀的是Dialectics of the Concrete: A Study on Problems of Man and World。很多人會不太瞭解這些探索的意義何在。我自己則從來不懷疑這種四面延伸的知識正是文化心理學的特色。

我還有一個饒富興味的觀察,多少和上述的問題有關,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

有一次我在某個餐會上聽到台灣心理學界的泰斗級人物楊國樞教授和一位博士生的談話。他勸那位博士生改變研究的題目,就是要他放棄關於宗教心理學的研究,改做主流心理學比較能接受的題目。他說:做宗教心理學的結果「可能會連口試委員都找不到」。但是,他怎麼沒料到,至少有一位合格的宗教心理學口試委員就坐在他的身邊。我們的學術圈子在楊教授的理解中不會自動產生某種非主流的心理學者嗎?一個靈魂的苦索者不會自己找路追索嗎?

要理解宗教心理學,會發現那只是文化心理學中一個內含的題目。這種研究在台灣的主流心理學機構裡可能無法自己培養,但是,非主流的知識力量會以不能預料的方式在某些人的身上延伸而致凝聚。最後,當這樣的人進入學術專業後,有可能以參與博士生口試的方式,讓主流心理學機構也能產生多元整合的養成教育。這樣說的目的,只是希望主流心理學除了兢兢業業繼續發展主流問題意識的同時,也還能擴大他們對於主流以外的知識發展視野罷了。

〔註〕:符號學是一種書寫的方式:寫出來,槓掉,表示我採用這個詞彙,但反對其用詞。它的原文是semiotics,在當今的中文裡沒有正確的譯名。我為此寫過專文,為其正名,寫了不少。


著作

1. 專書

宋文里 2019,《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台北:心靈工坊。

宋文里 2018,《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台北:心靈工坊。

 

 

2. Refereed Papers

宋文里,2020〈行動與實踐:關於一門道德科學的幾點想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

宋文里,2016〈敘說方法論的再反思(三):「你」之為另一個「它(牠)」-話語與關係中的太初液(異)化〉。《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4,1-19。

宋文里,2015〈敘說方法論的再反思(一):如果在雨天一個客人;敘說方法論的再反思(二):敘事、意識與事事之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1-24。

宋文里,2014〈療遇時刻:理心術與療癒的多重文化交叉論述〉,《哲學與文化》,第41卷,47-74。

宋文里,2012〈創真行動:閱讀史瑞伯的一種他者論意義〉《應用心理研究》,53期,215-250。

陳秋山,宋文里, 2011〈天佑美國:一則爆炸性的政治神話〉(God Bless America: An Explosive Myth of Politics)。

李文玫、宋文里,2011〈味覺、身體、勞動與情慾:對客家女性文化性格的論述與批判〉,《客家公共事務學報》,創刊號,

宋文里,2010〈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布鲁纳《教育的文化》评述〉,北京:《民族教育研究》,21卷,6期,23-29。

宋文里,2010〈地面、桌面與顏面:論文明的三個關係介面〉《應用心理研究》,45期,109-125。

宋文里,2009 〈意義的浮現:自由素描與意識的探索〉《應用心理研究》,44期,25-52。

宋文里,2007〈臨床\本土\文化心理學:尋語路(錄)〉《應用心理研究》,34期,75-112。

宋文里,2006〈第三路數之必要:從本土主義轉向文化論的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1期,75-92。

宋文里,2003〈我們的小孩:一種後學的前言〉,《教育研究月刊》,118期,55-66。

宋文里,2001〈物的意義:關於碟仙的符號學心理學初探〉,《應用心理研究》,第九期,189-214。

宋文里,1999 〈負顯化:觀看借竅儀式的一種方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五期,163-201。

宋文里,1997〈不信之信:大學生對超自然物之情感意義叢結〉,《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第八卷,第一期,84 -100。

宋文里,1996〈以啟迪探究法重寫碟仙〉,《本土心理學研究》,六期,61-143。

宋文里,1995〈「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二卷,四期,1-15。

宋文里, 1993〈「迷信」與「空虛」:關於大學生超自然參與經驗之意義病理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3期:53-108。

宋文里,1992〈穹窿:重寫一個關於性的象徵初型〉,《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第二卷,第二期,148-164。

宋文里、李亦園,1988〈個人宗教性:台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1): 113-139。

 

3. Technical Reports, Conference PapersUnpublished Papers

Soong, Wen-Li, 2013. “The Creactors and Their Creality: Making the Emerging Process Possibl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32nd International Human Science Research Conference. Aalborg University, Denmark.

Soong, Wen-Li, 2011. “Modelling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a Few Chinese Semantic Primes.”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ical Secondary Modelling Systems Approach of the Kääriku Summer Schools. University of Tartu, Estonia.

Soong, Wen-Li, 2010. “Self-Work: The First Key to Philosophical Psychotherapy.”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Manuscript of a Talk as Response to Professor Peter Raabe’s Keynote Speech.

宋文里,2010〈心理治療裡的哲學:關於哲學諮商目的何在的問題〉,輔仁大學:哲學諮商研討會引言論文。

宋文里,2010〈寓言、詩意遐思,與教育的精神話語〉(Fable, Poetic Reverie and the Discourse of Spiritual Life),台北:兒童哲學基金會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稿。

Soong, Wen-Li, 2010. “Random Picturing: From a Nonsense Text to a Significant Text,” 中央大學“Manuscripts, Texts, and Digital Editions”國際研討會論文。

宋文里,2006〈孩子神:三太子作為一種神話的原初意像〉,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與精神分析的對話》研討會論文。

宋文里,2004c〈批判教育學與三種創意教學(的可能)〉,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邊陲與發聲─課程與教學的文化政治與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論文。

宋文里,2004a〈或\且的女性\主義〉,樹德科技大學,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圓桌論壇引言稿。

宋文里,2003〈不正直的認同──在意識之後;在實踐之前〉,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性別與社會研究室《意識‧認同‧實踐》學術研討會圓桌論壇引言稿。

宋文里,2002b〈敘事與意識:另一個對話的位置〉,《應用心理研究》,16期,157-185。

宋文里,2002a〈從精神醫學的醫病關係看精神健康─「中介位置」者的反思與自知〉,收在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編《靠岸:尋找台灣人精神健康座標》,台北: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71-81。

宋文里,2001b〈回到存在自身?─回應李維倫〉,《應用心理研究》,10期,37-41。

宋文里,2000〈再現青少年〉,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青少年人格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

宋文里,1998〈作愛的場所精神〉,清華大學月涵堂【學術、校園、性】座談會講稿。

宋文里,1997c〈原住民教育課程與教材編制的策略:後設理論的再思考〉,載於陳伯璋,宋文里,〈國民小學原住民課程與教材規劃研究:八十五學年度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計劃報告。

陳伯璋,宋文里,1997b〈國民小學原住民課程與教材規劃研究:八十五學年度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計劃報告。

宋文里,1997a〈對Prof. Verma "Ethnic Relations and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Response"一文的回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引言論文。

宋文里,1996〈宗教:社會研究的反思與議題〉,東吳大學,《宗教與社會學術座談會》引言論文。

宋文里,1993c〈男性意識型態的社會文化分析:課程的構想與設計〉,國立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兩性與社會研討會》論文。

宋文里,1993b〈貞節之為德也〉,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南部地區大專教師兩性教育研習營文輯》引言論文。高雄:高雄醫學院,56-62。

宋文里,1993a〈數理資優保送生在大學部的學習適應狀況:國立清華大學的追蹤研究〉,1991-1993,教育部委託研究計劃報告。

宋文里,1989 〈民間信仰、世俗化與迷信:一個心理學的觀察與討論〉。收於徐正光、宋文里 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

李亦園、莊英章、呂理政、宋文里,1984〈民間現行曆書的使用及其影響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研究報告。

 

4. Editings, Translations and Other Writings

宋文里(譯/評註),2018《重讀佛洛伊德》台北:心靈工坊。

宋文里(譯),2018《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談教育的本質》(修訂再版)(Jerome S. Bruner,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台北:遠流出版社。

宋文里(譯),2016《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Kenneth Gergen, Relational Being.) 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宋文里(譯),2016《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 The Suppressed Madness of Sane Men: Forty-four Years of Exploring Psycho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 台北:聯經出版社。

宋文里(譯),2015〈政治與應用心理學〉(Ian Parker, ‘Politics and Applied Psychology’,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pplied Psychology for Chinese Societies (ICAPC)’,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New Taipei City, Taiwan, May.) 《應用心理研究》,63期,105-137。

宋文里(譯),2014《成為一個人》(修訂再版)(Carl R.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 View of Psychotherapy.) 新北市:左岸。

宋文里(譯),2014《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W. Pruyser, A Dynamic Psychology of Relig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8). 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盈坤、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宋文里審訂,2004《批判教育學導論》(Barry Kanpol: Critical Pedagogy: An Introduction),台北:心理出版社。

宋文里,2003〈卜者、聖人與符號學家〉,《文化研究月報》,24期。

宋文里,1998c〈狂醉.杜布菲〉,《新朝藝術雜誌》,八十七年十一月號。

宋文里,1998b〈畢卡索的成就與負擔〉,《新朝藝術雜誌》,試刊號,八十七年九月。

宋文里,1998a〈莊明旗:厭棄行動的美學〉,載於《宇宙與方盒-莊明旗【擁擠】系列》個展型錄,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宋文里,1997〈「擬似民間」的性展演-關於侯俊明和他的極端藝術〉,《山藝術雜誌》,87期,五月號,84-88。

宋文里,1993b〈誰是垃圾的主人翁?-談青少年問題論述的問題〉,《張老師月刊》,八十二年十二月號,48-56。

宋文里,1993a〈人的類學與型學〉,《市民講座(二十)》,台北: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61-69。

宋文里(譯),1992 《人類本性原論》(Edward O. Wilson, On Human Natur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台北:桂冠出版社。

宋文里,1991b 〈司馬昭,難道不知道嗎?-「大將軍」:性格與體系的症候群〉,《自立副刊》(〈學術自由.思想無罪〉講座),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七日。

宋文里,1991a〈自我追尋:成為一個人〉,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演講稿,載於《大學.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心理衛生手冊》,台北:台大學生輔導中心編印,3-24。

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Carl R.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1),台北:桂冠出版社。(左岸修訂再版,2014)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社。

宋文里(譯),1988b〈精神醫學的現象學及存在分析之臨床導論〉(Ellenberger, H. F.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Psychiatric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Analysis," in May, R. et al. (Eds.) Exist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58, 92-124), 《思與言》,25(6): 593-624。

宋文里(譯),1988a〈小團體中的洗腦術(中共與美國):一個心理輔導者的觀察〉(Harrigan, J. E. "Brainwashing in Small Groups, China or America: A Counselor's View," i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1979, September, 16-18), 《思與言》,25(5): 524-530。

宋文里(譯),1988a〈關懷人性,致力創造-卡爾.羅嘉思一生的回顧〉(Carl Rogers 的訪談,)載於: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84, 63: 14-20)《張老師月刊》123期,七十七年三月,78-8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