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林祐聖

林祐聖

基本資料

職稱:副教授

主聘單位:社會學研究所

Tel: 03-5715131 ext.34527

Email: yusheng@mx.nthu.edu.tw

學術專長領域:

社會運動、關係式的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公民審議


學歷

2014 Rutgers-New Brunswick Sociology PhD

2001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998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經歷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16/08-2022/07)

成功大學醫學、社會與科技(STM)中心專案助理教授(2015/08-2016/07)

成功大學醫學、社會與科技(STM)中心博士後研究員(2014/07-2015/07)


著作

期刊出版

已接受〈惹人爭議的學習歷程檔案:審議如何可能避免夢幻文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TSSCI)(預計20263月刊登)

已接受〈當理性遇上感性:若即若離的情緒與社運領袖的表現〉。《社會科學論叢》(匿名審查)(預計刊登於18卷第二期)

2022〈街頭審議行不行:太陽花的公民審服貿與野草莓的公民大會的比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4(4): 665-702 (TSSCI)

2022 “The Dark Side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Its Cures.” East Asia and Citizens, 1:137-151.

2020〈參與式預算中的陌生人〉。《台灣社會學》,39: 39-88(TSSCI)

2018〈當社區營造遇到參與式預算:兩個社區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35: 109-149(第一作者,與陳東升合著,TSSCI)

2018〈弱勢者在公民參與中的美麗與哀愁:以三峽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參與式預算試辦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一作者,與葉欣怡合著)

2017參與式預算的台灣實踐經驗:以三峽區的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方案試辦計畫為例,《民主與治理》4(1): 69-95(與葉欣怡合著)

2016 參與式預算在社區:簡介文化部推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4): 29-40(與陳東升、林國明、葉欣怡合著)(有審查制度)

2015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ds: The Reiterated Dilemma-Solving Process and the Life Course of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14(3): 291-310. (SSCI)

2012 公共審議中討論風格的建構:社會關係與社會技能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51: 63-114(TSSCI)

2010 從歧見到共識:公共審議中的網絡平衡,《台灣民主季刊》,7(2): 177-216(TSSCI)

2007 我們沒有台上台下之分: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中的專家與常民關係,《台灣民主季刊》,4(3): 1-32(TSSCI)

專書章節

2024〈民主創新能力與政府在民主創新中的表現:以審議社造為例〉,收錄於台灣審議民主的進化時代,林國明與葉欣怡主編,p.223-p.261,台灣大學出版社(有審查制度,獲國科會出版補助)

2020〈魚與熊掌可以兼得?「中高齡與高齡人口就業議題公民審議論壇」中的審議模式編輯〉,收錄於網路崛起的社會運動對台灣的影響,廖達琪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第一作者,和葉欣怡合著,有審查制度)

學術書評

2024 未竟的革命與蟄伏的社會運動:評《未竟的革命》,《台灣社會學》,44: 193-201

2019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Under Ma Ying-jeou,《台灣社會學》,37: 177-181

其他出版

2024〈技高學習歷程檔案呈現建議〉,主編

2024〈審議社造,鬥陣來:111-112年輔導與培訓縣市公所推動審議民主工作計畫案例〉。台北:文化部。(與林國明、葉欣怡等人合著)

2023〈技高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2023〉,主編

2022〈技高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主編

2020〈回首台大社會系六十年的社會運動研究路〉,《台灣社會學》39: 227-235

2020 〈參與式預算中的陌生人〉,巷仔口社會學

2020 〈審議社造在台南〉和〈百尺竿頭,還需更進一步〉收錄於議台南、共未來,台南市文化局。

2019 〈審議模式的挑選〉和〈公民審議主持人的技藝〉,收錄於審議民主實作手冊,台北:文化部

2018 〈新人發聲〉,台灣社會學通訊

2018 〈強化參與式預算過程中的公民認同,促進民主深化〉,巷仔口社會學

2005 公民共識會議操作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與林國明和葉欣怡合著)

2004 〈傳承公民會議種子〉,《北投文化》,7:8

學術發表

2024〈莫忘初衷:學習歷程檔案的影響與作用〉,作伙談學習歷程檔案研討會,台北市:台大師資培育中心與台大社會系

2023〈惹人爭議的學習歷程檔案:夢幻文件的觀點及其超越〉,台灣社會學年會,新北市:北大社會系

2022〈民主創新能力與政府在民主創新中的表現〉,台灣審議的進化時代研討會,台北市:台大社會系。

2021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al Learning in Deliberative Community-Building” Busan Network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 (online).

2020〈講出來或寫下去:不同主持策略對於公民審議實作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台大。

2018 “The Stranger in Organizing Participatory Budgeting”,台灣社會學年會,新竹:交大。

2018 “C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elp the Civic Participation of the Disabled: A Case Study on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for Disabled Persons Employment Promotion in Taiwan”,世界政治學年會(IPSA),澳洲,布里斯本。

2017 〈公民社團與民主實踐:以參與式預算的運作為例〉,中國政治學會年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2017 “When Reasoning Meets Protests: The Alignmen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Deliberation”,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ESS),費城(Regular session)

2015 “From Problem-Solving to Dilemma-Solving: Revisiting Path-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vements”,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ESS),紐約 (Regular session)

2013 “Social Relations, Skilled Actors, and Constructing Delib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Surrogate Motherhood Consensus Conference in Taiwan”,美國東部社會學年會(ESS),波士頓 (Regular session)

2010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ds: Leadership and Dilemma-Solving i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s and Protest WorkshopNew York: CUNY

2010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ds: Leadership and Dilemma-Solving in Social Movements”,美國社會學年會(ASA):亞特蘭大

2009 “From Difference to Consensus: Keyings and Rekeyings in Public Deliberation”,美國社會學年會(ASA):舊金山


榮譽

學術獎助

2024優良研究學者獎勵

2023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暨獎勵補助(2)

2022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暨獎勵補助(3)

2021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暨獎勵補助(2)

2019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暨獎勵補助(1.5)

2016-2019科技部延攬特殊優秀人才(105J5003E1)

2015科技部國內專家學者出席國際學術會議補助(104-2914-I-006-011-A1)

2014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declined)

2012蔣經國基金會中華民國留學生博士論文獎學金

2011 Small Research Funding at Rutgers

2010-2012教育部留學獎學金

2005-2010 Rutgers博士班獎學金

2005-2006 Fulbright攻讀博士學位獎助金

學術獎項

2001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台灣研究論文獎


教學

社會運動、政治社會學、社會統計、社會學理論、古典社會學理論、當代社會學理論、公民審議的理論與實踐


指導

碩士論文指導

蒲郁文(2021)《以社會關係為基礎設計促進公共審議的介面》。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與交大資工孫春在教授共同指導)

勵嘉道(2020)《大媽們的冰與火之歌:廣場舞與中國公民社會》。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博士論文口試

施馬懿(2024) 框架如何改變:以社區大學三階段法制化為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曹欣欣(2021)〈影響英格蘭和臺灣基層空間與土地規劃權力變化的因素〉。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李淳津(2021)〈社區營造與地方認同感-以苗栗縣三社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在職專班。

祁先雄(2020)〈制度化之痛從勞權爭議看台灣NGO勞雇關係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葉晨卉(2020)〈當區公所遇到參與式預算以台南市仁德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

李思揚(2018)〈從台江文化運動看知識份子的在地參與〉。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計畫

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

何映蓁(2023)〈做個線上審議的好桌長:主持工作的情緒勞動及印象管理策略〉

張穗風(2022)〈台灣電力治理之困境與解方:夢幻計畫的觀點〉

計劃

國科會研究計畫

聽我說個社區的故事:社區營造的敘事研究(113-2410-H-007-024-MY2),計畫主持人(2024/08-2026/07

惹人爭議的學習歷程檔案:夢幻文件的觀點及其修正(112-2410-H-007-046),計畫主持人(2023/8-2024/7)

民主創新能力與政府在民主創新中的表現(111-2410-H-007-046),計畫主持人(2022/8-2023/7)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組織者與主持人在公民審議中的角色(108-2410-H-007-086-MY2),計畫主持人(2019/8-2022/2)

網路崛起的社會運動對臺灣的影響:行政—以文化部及台北市政府的參與式預算為例(106-2420-H-007-002-MY2),計畫主持人(2017/1-2018/12)

「資訊與傳播科技(ICT)革新下的台灣公民政治」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前置規劃(104-2420-H-002-016-MY3-PA10501),協同主持人(2016/2-2016/7)

坐下來講道理和走上街抗議的交會:公共審議與社會運動的結合與交互影響(104-2410-H-006 -118 -MY2),計畫主持人(2015/11-2017/10)

其他研究計畫

「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教育部,常設諮詢顧問(114/5-116/4)

技高、技專學習歷程審查審議計畫第三期,教育部,計畫主持人(2024/1-2024/12)

技高、技專學習歷程審查審議計畫第二期,教育部,計畫主持人(2023/1-2023/12)

111-112年輔導及培訓縣市與公所推動審議民主工作計畫,文化部,共同計畫主持人(2022/5-2023/12)

技高、技專學習歷程審查審議計畫,教育部,計畫主持人(2021/7-2022/12)

109-110年輔導及培訓縣市與公所推動審議民主工作計畫,文化部,共同計畫主持人(2020/4-2020/12)

科技政策與科技願景的公民討論機制的建立及實作,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共同計畫主持人(2019/5-2020/1)

文化論壇專業輔導團隊,文化部,共同計畫主持人(2019/3-2019/12)

108年臺南市輔導公所推動公民審議進階社造工作計畫,台南市文化局,計畫主持人(2019/4-2019/11)

文化部辦理常態文化論壇審議輔導計畫,文化部,協同計畫主持人(2018/4-2018/11)

桃園市公民參與的特性與推動機制委託研究,桃園市政府研考會,協同計畫主持人(2018/2-2018/11)

「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方案參與式預算試辦計畫」方案評估委託研究案,新北市勞工局,協同主持人(2017/10-2018/4)

新北市政府辦理106年度中高齡與高齡人口就業議題之公民審議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新北市勞工局,協同主持人(2017/3-2017/6)

深化公民參與暨輔導公所推動公民審議進階社造工作,文化部,協同主持人(2017/1-2017/12)

三峽地區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參與式預算,新北市勞工局,協同主持人(2015/9-2016/3)

桃園市104年審議民主培訓營,桃園市青年事務局,計畫主持人(2015/11-2015/12)


服務

學術服務

2024 《台灣社會學刊》編輯委員

2024 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評審委員

2023 台灣社會學年會評論人

2022 台灣審議的進化時代研討會評論人

2020 台灣STS年會評論人

2019 台灣社會學年會評論人

2015文化部參與式預算試驗計畫台北與台南志工培訓,講師

2015第六屆科技與社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評論人

2015高中人社班專題討論研習營隊(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主持與講評人

其他服務

2025 技專校院114年入學評量尺規審查審查委員

2023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委員

2022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青年行動家評選委員

2020 台南市文化局審議社造輔導老師

2020 教育部Let's Talk專案小組委員

2019 桃園市研考會參與式預算推動諮詢

2018 台南市文化局審議社造輔導老師

2018 資策會專案諮詢

受邀演講及與談

2025 「高三申請入學審查資料說明」,內湖高中

2025 「『技高學習歷程檔案呈現建議』導讀」,教育部國教署

2025 「當社區總體營造遇上審議民主」,台灣社區營造學會

2024 「技高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台中科技大學

2023 「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的重要性」,台北市幼華高中

2023 112自主學習計畫分享會」,新北市南山高中

2023 臺南市社區營造成果展:社造小論壇—公民審議」,藍晒圖文創園區

2023 「公民文化論壇」審議工作坊,新北市文化局

2023 「文化政策回顧與展望——建構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新挑戰」文化論壇,宜蘭市文化局

2022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報告」,技專技高交流座談會,分別於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

2022「技職教育與學習歷程檔案」,新境界基金會

2021 《網路崛起的社會運動對台灣的影響》,新書發表與談,中山大學社會系

2021「疫情中不忘社區學習」線上論壇,台南市文化局

2019 Challenging Beijing’s Mandate of Haven 新書發表會與談

2017 「街頭審議行不行?以太陽花運動中的公民審服貿為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

2016 「主持人培訓的目的與理念」,文化部(台北、台中與台南)

2015 「審議、參與式預算與主持人的技藝」,台南市文化局

2015 「解謎之旅:人文社會學研究法概論」,成功大學醫學系夏季學校

2014 「什麼是社會學?」,成功大學醫學系STM中心

2014 「當理性遇上感性:情緒、策略與社會運動的領導風格」,成功大學醫學院TGIF講座

學術審查

202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024-東吳政治學報

2022-新實踐

2022-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020-台灣社會學刊

2018-Sociological Inquiry

2018-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2016-Sociological Inquiry

學術獎項與計畫審查

2024 科技部專題計畫審查

2023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審查

2022 台灣社會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審查

2021 科技部人社中心博士領航計畫審查

2021 科技部專題計畫審查

2021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審查

2019 台灣社會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審查

2017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審查

翻譯

1. 如何自行啟動民主(五南出版,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

2. 認識迪士尼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合譯)

3. 社會的麥當勞化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合譯)

4. 網際網路與社會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和王樂成合譯)

5. 恐怖主義文化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合譯)

6. 消費者文化與現代性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合譯)

7. 流氓國家 (正中出版)

8. 社會資本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合譯)

9.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 (弘智出版,與葉欣怡合譯)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