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大社會所logo

林文源老師《我的社會學學習與研究歷程》 演講側記與側錄影片

講題:我的社會學學習與研究歷程

講者:林文源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主持人:古明君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時間:2023/05/23 14:20-17:20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C310

撰稿人:黃建華 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生

 

清大社會所「清華社會學」系列演講邀請林文源老師以「我的社會學學習與研究歷程」為題演講。在演講中,文源老師也分享最初接觸社會學知識以及到英國求學後回到台灣持續進行的研究主題與所思所想。隱含在其中的課題包含了研究者與理論的關係、理論與經驗的衝突、理論的在地化以及社會學者在新時代的挑戰。

1990年代林文源老師就讀大學期間,正好也是台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文源老師加入清華的臺灣研究社,跟著學長姐參加社運,也受學長姐影響而開始大量閱讀社會學理論相關的文章。大學畢業後,文源老師就讀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當時原本的研究計畫是想要做和勞工運動或者階級議題,但是在閱讀了E.P Thompson《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後,改變了往後的研究道路,讓他開始去思考對他自身來說,什麼是最切「身」的日常生活,而這個「身」並不只是抽象的,也包含了身體上的。當時因為健康因素而洗腎好幾年的經驗就使文源老師開始轉向醫療社會學的研究方向。在清大就讀研究所期間,有兩件對文源老師來說很重要事情,第一是有關於理論之間對話與應用的可能性:同脈絡的理論取徑之間要怎麼相互對話?當理論無法解釋自己與報導人的切身經驗時,理論還有用嗎?第二是當時李丁讚老師提醒他研究過程中「理論先不要進來」這件事情。

對理論的疑惑,一直到文源老師到英國就讀博士班期間開始接觸STSANT理論,以及參與國外學術社群的討論後,才逐漸了解理論的「生產履歷」的概念。文源老師提到在參與學術社群的討論中,他開始注意不同學者對理論的「切身脈絡」會使理論產生不同的樣貌,引發他去思考台灣的經驗是什麼樣子?理論發展的過程中台灣被放在哪裡?從在地經驗與理論關係的問題出發,老師的博士論文就以病患的例子,指出ANT理論中霸權行動者的理論預設到缺陷。

回到台灣後,文源老師也接續這個問題持續研究台灣的透析病患。在瀏覽腎病文獻的過程中,注意到台灣評估腎病的方式,其實是使用美國私人基金會的資料所發展的指標,藉由宣揚其為先進指標,而套用在台灣上,然而這個公式在國際間並沒有被認同。老師以「自我後進」來描述台灣醫療界中對於先進國家理論追求的現象。然而這個追趕有時候並不是完全的照搬過來,而是透過行動者做了某些行動,使得這些東西變成在地的、有用的。文源老師透過「紋理」的概念,指出慢性病防治體制變遷的過程其實是各式各樣的隱形工作結合與競逐的結果,而非特定行動者的意圖就能夠形成一個體制。另一方面也因為身體健康因素,文源老師自2009年後大量的接觸中醫治療。在這個接觸的過程中注意到不同於西醫的醫療世界,使老師開始理解與反省過往醫療社會學以英美的脈絡為主的盲點,許多英美之外的現象無法被看見。藉由ANT所著重的現實形成過程以及STS對科學知識形式的理解,老師透過台灣中醫的脈絡提醒大家注意理論的邊界,以及對台灣脈絡的釐清,知道在地的現實基礎才可能使國外理論能夠在地落實。

        針對近幾年來疫情以及科技的持續變遷,文源老師提到人文社會研究的時程太長,往往研究出版時,社會已經發生了更多的改變,特別是以疫情來說,等到研究者準備好開始研究,疫情可能都退一半了。作為一個研究者,文源老師以「公共性」的想法,思考人文社會應該如何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介入改變社會。老師鼓勵年輕世代從現實感出發,從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去體會不同階段的變化。從社會學的發展來看,老師提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性影響,促使當時學者去面對工業化所帶來的都市化與衝突,創造出了社會學,而後續的社會變化也變成了社會學各式各樣的次領域,因此文源老師也提醒同學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同學可能研究主題並不是在AI或者資訊社會學等領域,但在未來當AI成為社會的一部分時,他也會和我們息息相關。文源老師也分享他自己在進行這些面對新的社會變遷的研究,意識到跨領域的問題,人文社會學科的學術界研究的步調往往比較慢,或者較常待在自己的領域,但是在這一波新科技的發展,跨領域的對話、研究就變得非常重要。然而作為社會學或人文社會學者,除了用知識與論述之外,文源老師提問「我們還有什麼方式去介入社會?」作為演講的結尾,讓同學去思考如何面對這一波的時代革命。

        羅琪玟同學提問位移理論中如何理解結構與行動的關係?文源老師認為,結構與行動的概念在使用上會面臨到過於寬泛的問題,因此他自己的做法是從實作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強調紋理或地景的關鍵字,討論做了什麼事情而導致改變的發生,而這個變化的影響是什麼。老師也建議同學,在使用概念上要能夠去掌握特定理論取徑或研究者如何討論結構與行動等不同概念,才能更具有說服力。羅詠濤同學針對本土經驗的理論化,提問如何評估這樣的理論化是否具有說服力。文源老師認為,理論化的最終目的在於說服,因此理論化的過程中,首先理論的脈絡應該要誠實的交代,否則理論化就會流於形式而缺乏實質的內容。而理論要說服的對象以及理論要發揮什麼效用,是研究者在理論化過程中要去思考的問題,老師以自己使用英文而非中文書寫中醫,其目的是為了挑戰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因此書寫時所預設的對象就是以歐美學界為主。

瀏覽數: